天津中医药大学中药学院和天津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的师生党员们近日走进西青区西营门街道,在春季养生的“黄金时节”,开展了一场独具春日特色的中医药劳动教育活动。
依托“中医药大健康服务品牌”的搭建,活动现场以“中医药便民集会”的形式开展丰富多元的中医药文化科普惠民活动,推动中医药文化和非遗文化进社区、进街道、进基层,让我市居民更好地了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推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创新发展。
活动现场,精美的中药饮片贴画、中草药拓染帆布袋吸引了现场居民们的目光。天津中医药大学中药学院学生党员通过制作中医药手工制品和文创设计产品,面向居民们进行中医药知识普及。结合山药、茯苓、陈皮等适合春日食养的中药材,做“药食同源”科普宣讲。此外,邀请居民们参与“学学中医药小常识”抽奖答题,用互动游戏的方式激发其对中医药基本知识的学习热情。
来自中医一附院的义诊团队现场为街道社区居民开展爱心诊疗服务,为他们诊脉、测量血压血糖、做中医推拿手法体验,解答居民们在健康管理、养生保健、用药服药等方面的疑问。结合春日空气干燥、气温多变等节气特点,为广大居民们提供个性化的健康指导和诊疗建议。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我国历史文化的瑰宝,承载着中华民族的智慧和精神。津药达仁堂集团乐仁堂制药厂非遗传承团队将传统制作技艺——非遗古法水泛丸技艺带到活动现场,面向居民做现场展示。撒粉、摔匾、过筛,药丸在匾中渐渐成型、饱满、圆整。在工作人员的指导下,居民们亲自动手实践,深入体验“千年智慧”的独特魅力。
艾草祛湿散寒、温经止血,紫花地丁清热解毒、凉血消肿,采摘春季盛开的艾草和紫花地丁,用其叶片混合后拓印的帆布袋深受居民们喜爱。学生党员们感到“中医药便民集会”这种新颖的劳动教育生动有趣、收获满满。
活动覆盖街道居民共计百余人,现场氛围热烈融洽。现场居民们也纷纷表示学习到很多实用的春季养生小技巧、小妙招,对中医药文化、非遗文化也有了更加深入的了解和体验。
下一步,高校、医院、街道三方将持续建设“中医药大健康服务品牌”,引导青年师生党员结合节气特点定期到街道“志愿服务劳动基地”开展中医药惠民行动,用中医药劳动教育成果造福我市城乡居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