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肾脏病(CKD)是指各种原因引起的慢性肾脏结构和功能障碍,包括肾GFR正常和不正常的病理损伤、血液或尿液成分异常,及影像学检查异常,或不明原因GFR下降低于60%超过3个月,即为CKD。引起慢性肾脏病的疾病包括各种原发的、继发的肾小球肾炎、肾小管损伤和肾血管的病变等。
CKD的诱发因素主要有:年龄、CKD家族史、糖尿病、高血压、肥胖-代谢综合征、高蛋白饮食、高血脂症、高尿酸血症、自身免疫性疾病、泌尿系感染或全身感染、肝炎病毒感染、泌尿系结石、尿道梗阻、泌尿系或全身肿瘤、应用肾毒性药物史、心血管病、贫血、吸烟、出生时低体重等。其他危险因素有环境污染、经济水平低、医保水平低、教育水平低等。
肾病综合征是最常见的慢性肾脏病之一,是以肾小球基膜通透性增加,大量蛋白尿、低蛋白血症、高度水肿、高脂血症为主要表现的一组临床症候群。由多种病因引起,分为原发性、继发性和遗传性三大类,原发性NS属于原发性肾小球疾病,由多种病理类型构成。
大量蛋白尿是最主要的临床表现,也是肾病综合征最基本的病理生理机制。成人每天尿蛋白排出量大于3.5g为大量蛋白尿。早期一般不易发现,也有部分患者出现尿中泡沫增多却不重视,往往发展到水肿,患者才去就医,病情已经比较严重了。大量白蛋白从尿中丢失,容易出现低白蛋白血症。患者因胃肠道黏膜水肿导致饮食减退、蛋白质摄入不足、吸收不良或丢失,也会加重低白蛋白血症。血浆胶体渗透压下降,使水分从血管腔内进入组织间隙,造成水肿。因出现血脂代谢紊乱,容易并发高脂血症。
北京联科中医肾病医院中医专家张振忠表示,根据GFR可以将慢性肾脏病分为5期,早期发现和早期干预可以显著的降低CKD患者的并发症,明显的提高生存率。如果没有重视或治疗效果不佳,病情反复,导致损伤加重,很可能发生肾衰竭。肾病综合征的治疗分为一般治疗,对症治疗、并发症治疗。一般治疗主要是多休息,饮食调理;对症治疗主要包括消肿、利尿、降低尿蛋白,根据病理类型制定相应的治疗方案。并发症治疗主要是防治感染、预防血栓等。多数患者对激素类药物敏感,治疗效果良好。有部分患者对激素类西药不敏感或产生药物依赖,需要辅助中医治疗,缓解不良反应,提高药效。
老人肾病综合征全身水肿,用中药益气健脾化湿康复
患者xxx,男,65岁,武汉人。几年前开始出现食欲不振、腰酸乏力等情况,尿中的泡沫增多。后来一段时间还出现体重暴增的情况。刚开始是下肢浮肿,后来全身浮肿,体重从50公斤增长到了80公斤。
家人十分担心,带着患者到家附近的医院就医。检查发现,大量蛋白尿,低蛋白血症,医生诊断为原发性肾病综合征。针对患者的病情,主要采取药物治疗,应用激素联合免疫制剂等药物,但是治疗效果不明显,水肿不见消退。而且下肢的水肿越来越严重,行动不便,十分难受。